中國銀聯日前發(fā)布的一則安全提示顯示,今年以來,電信詐騙案、盜竊銀行卡、非法套現、冒用他人銀行卡、網絡消費詐騙案件仍然多發(fā)。去年,銀
中國銀聯日前發(fā)布的一則安全提示顯示,今年以來,電信詐騙案、盜竊銀行卡、非法套現、冒用他人銀行卡、網絡消費詐騙案件仍然多發(fā)。去年,銀聯累計協(xié)助公安機關查辦案件多達3.18萬件,其中涉及銀行卡約92.36萬張,金額4582億元。新型欺詐花樣繁多,對消費者來說,應怎樣做好安全防范?
隨著經濟領域犯罪活動日益復雜,金融支付違法犯罪活動層出不窮,并呈現出技術含量高、傳播速度快、跨境跨網絡實施等新特點。其中,個人信息泄露已成為各類違法犯罪的主要源頭。中國銀聯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有超過90%的電信詐騙是由于個人信息泄露導致。
同時,各種風險交織并存,利用網絡渠道偽冒辦卡、通過APP軟件套現、無證機構侵占商戶資金等手段活躍。尤其值得消費者注意的是,移動互聯網領域支付犯罪大幅增加,通過社交網絡平臺、欺詐類APP、惡意二維碼等進行詐騙的案件頻發(fā),移動支付安全已經成為人們最擔心的問題之一。
新型欺詐花樣繁多,對消費者來說,做好安全防范,養(yǎng)成3個良好的習慣必不可少:
第一個習慣“上網時,謹慎填”
對消費者來說,需要通過正規(guī)渠道申請銀行卡,謹防黑中介留取個人身份信息后偽冒辦卡,并實施盜刷。同時,消費者還應警惕釣魚網站。一般支付類網站開頭是“https://”,與大家常見的“http”開頭的網址相比,多了一個“s”。“s”代表信息是加密傳輸的,更加安全,而釣魚網站一般沒有這個“s”,打開網頁時要仔細辨別。
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,需要做到“兩個不”:不點擊短信中的鏈接,不在不明網站填寫銀行卡卡號、有效期、安全碼、短信驗證碼等信息。此外,消費者要警惕免費WiFi,避免使用免費WiFi進行網絡支付,以免被不法分子盜取用戶名和密碼。在使用移動支付時,建議APP上只綁定小額銀行卡,刪除APP前,切記要解除綁定的銀行卡,可減少個人支付賬戶被盜用的危險。
第二個習慣“磁條卡,要換‘芯’”
相對于磁條卡而言,芯片卡的安全性更高,因此消費者需要及時更換芯片卡。如果還沒有更換,在使用磁條卡消費時,不要讓卡片離開自己的視線,警惕不法分子使用側錄器復制銀行卡的磁條信息。
第三個習慣“簽購單,認真看”
如果簽購單上商戶名稱與消費商戶明顯不一致,簽購單上的商戶就可能涉嫌無證經營支付業(yè)務,消費者可以向中國支付清算協(xié)會的支付結算違法違規(guī)行為平臺進行舉報,一經查實,還可以獲得舉報獎勵。
對于部分使用POS機收款的小微商戶,如與無證機構簽約,有資金被截留、挪用、卷款跑路的風險。辨別支付機構是否正規(guī)也有“小竅門”:無證機構常使用“免手續(xù)費”“費率封頂”“一證辦機”等廣告語。更重要的是,簽約前要核實對方是否有“支付業(yè)務許可證”。對于已經簽約的小微商戶,則應關注POS機收款銀行賬戶結算信息,核對往來賬中的對方戶名是否為“某銀行或支付機構備付金賬戶”;若匯入資金來自某公司匯入,建議立即更換為銀行或具備合法資質的支付機構,以免資金受損。
關鍵詞: 金融